,

乐土院士论坛4:生物医药规模化发展及破局之道

8月12日,乐土沃森大讲堂-院士论坛第四期在上海举行。此次论坛是“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”的组成部分,由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办公室主办,新华社粤港澳大湾区运营中心(总部)、经济参考报社(新华健康)、深圳市乐土生命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承办。

中国科学院院士、大连理工大学深圳研究院院长、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、深圳大学特聘教授彭孝军院士作为论坛主席,与中国工程院院士、浙江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、院长、浙江工业大学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长郑裕国院士,以及多位专家学者、产业精英齐聚一堂,为我们带来一场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学术盛宴。

论坛主席彭孝军院士

论坛现场

 

主题演讲 | 医药规模化制造:医药化工创新与发展

郑裕国院士作题为“医药规模化制造:医药化工创新与发展”的主题演讲。他介绍道,医药产业是关系到人民健康的重要产业,而医药化工可以使医药从实验室研发走向工业化生产,是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。生物制造技术的创新可有效提高药物生产的过程安全性,降低“三废”排放,提高生产效率,降低生产成本。随后,郑裕国院士从医药生物化工、医药有机化工、医药材料化工、医药过程装备与控制、医药分析与检验检测等方面分享了目前的研究进展。

郑裕国院士发表主题演讲

 

圆桌论坛 | 生物制品的开发与工业化生产

彭孝军院士主持了主题为“生物制品的开发与工业化生产”的圆桌论坛。上海中医药大学研究员、特聘教授葛广波,浙江博锐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总裁王海彬,劲方医药首席技术官、劲方生物总经理李景荣,广州誉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高级质量总监李锦茂,乐土生命科技新技术官黎志良等嘉宾分享了各自观点。

近年来,以CAR-T为代表的细胞治疗和以PD-1/PD-L1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成为最火热的研究领域,而新冠疫情的爆发也催生了巨大的疫苗研发浪潮。但生物制品行业蓬勃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挑战。论坛嘉宾分别从生物制品监管法规、质量控制,以及技术转移等方面,阐述了现阶段生物制品从研发到申报、生产的难点。黎志良先生表示,乐土正在布局的生物药开发智造(CDMO),将依托“工业4.0”架构,打造智慧生物工厂,通过技术创新及规模化的商业化生产,帮助药企解决药品开发和工业化生产面临的难题。

圆桌论坛一

圆桌论坛 | 集采政策下生物医药企业的破局之道

新华社上海证券报记者张雪主持了主题为“集采政策下生物医药企业的破局之道”的圆桌论坛。上海国鸿智臻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副总裁金辉,Frost&Sullivan大中华区医疗团队咨询总监陈镇荣,中博瑞康(北京)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、CEO魏东兵,上海康抗生物医药有限公司CEO姜伟东等嘉宾发表了各自观点。

自2018年集采开始以来,中国医药行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。集采虽然减轻了老百姓的就医负担,但确实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药企的利润空间。针对新形势下医药企业该如何破局,嘉宾们提出了以下的建议:第一,研发仿制药,它的失败风险较低,而且不需要前期的靶点验证工作。因此在研发实力和各项能力不匹配的情况下,仿制药是不错的选择。第二,研发改良型创新药,在仿制中创新,即药物经过改造之后,其临床效果比原创药有显著提升。最后,嘉宾们一致认为,从长期来看,集采政策将改善医药企业多、小、散、乱的局面,对医药企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促进作用。

圆桌论坛二

乐土沃森大讲堂-院士论坛第四期至此圆满结束。